引 言
《坎特伯雷故事》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其作者乔叟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英语诗歌之父,对英国文学的孕育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英雄双韵体写就的《坎特伯雷故事》以宗教的朝圣之旅为主线,将25名朝圣者所讲述的故事巧妙集结,呈现出英国社会的全景图,展现了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群生像,为认识和研究中世纪英国社会提供了生动宝贵的素材。
乔叟与《坎特伯雷故事》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深远影响早已毋庸置疑,然而这部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展现了社会现实的文学巨著诞生于英法百年战争的时代,也正值英国鼠疫流行的时期。1348年、1360年、1379年的三次大鼠疫流行使得英国人口锐减,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疾病与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也使《坎特伯雷故事》具有了独特的医学视角。
中世纪的英国民众认为,去某些保存有圣物的教堂朝圣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而且朝圣之旅越是艰难,期待疾病得到治愈的祈祷就越容易实现。据称去坎特伯雷的圣托马斯·阿·贝克特圣祠的朝圣之行具有祛病强身的奇特作用。在《坎特伯雷故事》的总引部分,乔叟写到:“英格兰各郡无论是东西南北,人们特别要去的是坎特伯雷,去拜谢荣登天堂的殉难圣徒,因为人们有病时他给予救助”1。因此,不少朝圣者都是因为遭受疾病困扰而踏上这朝拜祈福之旅的。在这25人的朝圣队伍中,乔叟塑造了小腿上长恶疮的厨师、有一脸小脓包的教会差役、肝火旺的管家等一系列鲜活的病人形象,也通过他们叙述的故事传递出欧洲中世纪深入人心的生命意识、疾病观念以及当时盛行的日常保健与治疗理念。
麻风病与皮肤保健
在中世纪的英国,麻风病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可怕疾患。麻风一词源于希腊语的“Lepros”,意为“鳞状”,后经拉丁语与古法语的演变,形成中古英语词汇“Leprus”,后演化为现代英语的“Leprosy”2。有欧洲学者认为,肆虐西欧的麻风病发源于印度和埃及,由希腊人和罗马人传播到欧洲。中世纪的英国民众惧怕麻风病的强大传染力,各地方纷纷制定法律,将麻风病人驱逐出城镇,限制人身自由,并且剥夺其婚姻和继承权利3。麻风病人流离失所,承受着病痛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在中世纪,麻风病被视为一种对于罪恶的惩罚。在《圣经·利未记》中,上帝对摩西和亚伦说,“人的肉皮上若长了疖子,或长了癣,或长了火斑,在他肉皮上成了大麻疯的灾病,就要将他带到祭司亚伦或亚伦作祭司的一个子孙面前。祭司要查看肉皮上的灾病。若灾病处的毛已经变白,灾病的现象深于肉上的皮,这便是大麻疯的灾病”4。基于基督教慈善与治愈的价值理念,在教会和信徒的努力之下,麻风病院得以建立。公元1100年,英国已经建立了专门收留麻风病患者的医院5。在坎特伯雷附近,就有一座巨大的麻风病院,100多名麻风病患者散居在各个木质房屋中6。这座麻风病院成为了坎特伯雷的另类地标,而麻风病也进入了民众的日常语汇,成为了衡量人性美德,尤其是神职人员德行的试金石。
《坎特伯雷故事》中的25位朝圣者身份、性格各异,来自于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总引部分,乔叟对于这些朝圣者做了精妙生动的描写。在谈到其中一位托钵修士的时候,乔叟讽刺说:作为一名神职人员,“他熟悉每个城镇的饭馆酒庄,熟悉客店老板和侍女远胜过熟悉女乞丐或者麻风病患者;因为他这人值得尊敬,有身份,怎能去结识生了麻风病的人?这对他这样的人物既不妥当,也不体面;同这些可怜人交往,不可能给他带来任何的好处”1。在医学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世纪,在罹患疾病,尤其是不可治愈的严重疾病的时候,民众常常会以祈祷等方式求助于宗教力量的帮助。中世纪的神职人员也常常会接受医学的专业培训,并且将照顾病患视为基督徒的重要职责之一。《圣经·雅各书》中说:“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义用油抹他,为他祷告”4。在中世纪的英国,神职人员承担着护理病人的首要职责。而且,为麻风病人服务也是一种属灵志愿,中世纪的人们普遍效法圣方济各与麻风病人发生联系,这是他们有望成为圣徒的象征7。乔叟用戏谑的语气调侃了托钵修士对待麻风病人的态度,将这个伪善神职人员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民众对麻风病避之唯恐不及,以至于不少身患可被治愈的其他皮肤疾病的病人也被误诊为麻风病并被投入麻风病院,从此只能在那里度过余生。在朝圣者的队伍中就有一名身患皮肤疾病的差役:“我们这一行人里还有个差役;火红的脸如同是画中的天使。他眼睛细小,有着一脸小脓包,那种激动和好色活像是小鸟。他胡子稀疏,黑眉毛上结满痂——孩子们见了这张脸个个害怕”1。在乔叟的描述中,这名差役所患的皮肤病的症状与麻风病十分相似。中世纪欧洲学者将麻风病人的症状描述为:眉毛脱落,额头长满凹凸不平的斑疖,鼻子和面部其他部位变得又厚又粗糙,脸部失去光泽,声音嘶哑,双手麻木无感觉,最终整个人逐渐走向崩溃8。而现代医学对于麻风病临床表现的描述中也提及皮肤红肿、溃疡、红斑、结节、面容鲜红或者暗红等可疑体征9。差役火红的脸色,一脸的脓包,眉毛色黑结痂等面容特征都与麻风病可疑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孩子们见到这张面孔才会惊慌失措。
文章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网址: http://www.xdzdyzlzz.cn/qikandaodu/2021/0728/1590.html
上一篇: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抽动障碍治疗的启示
下一篇:鲁迅的精神危机与野草的书写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投稿 | 现代诊断与治疗编辑部| 现代诊断与治疗版面费 | 现代诊断与治疗论文发表 | 现代诊断与治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